父亲节是哪一天(520”不能只有“爱情”)
父亲节是哪一天(520”不能只有“爱情”)
都看到这了,星标一下再走!
不要放弃任何一天。
文|澄田花苗
"520" 刚过,"521" 还在进行中,电影市场也沾到了人造消费节日的 " 喜气 ":灯塔专业版显示,昨日大盘报收 3.3 亿,创历史新高。
其中,上映多日的《速度与激情 10》以 1.8 亿的单日票房夺冠,而国产爱情片《请别相信她》只拿到了 3604 万的单日票房,还不及前者的四分之一;日本爱情电影《余生那些年》则只有一千多万票房,在 "520" 档排名第五——爱情片还是没有在甜蜜的 "520" 打败进口片。
这样的局面和两年前很像,2021 年的 "520" 是周四,《我要我们在一起》首日票房近 1 亿,表现良好,但排在第二的是零点场的《速度与激情 9》;到了第二天的 "521",前者开始被后者单日 3.27 亿票房的碾压,国产爱情片同样败给了进口片。
爱情片通常只能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成为 " 爱情档 " 的赢家,不只是 "520""521" 这样的人造档期,在像七夕、情人节这样的传统 " 爱情档 " 里,爱情片也不总是刚需。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尽管每年的七夕、情人节都有多部新片定档,但过去九年的时间,七夕档票房冠军里只有《新娘大作战》和《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两部爱情片;情人节档里,只有 2014、2015 和 2022 年的档期冠军属于爱情片。
不难理解,不管 "520""521" 还是七夕、情人节档期,都并非法定节假日,如果赶不上周末,票房续航能力更弱。七夕大多处于暑期档的末尾,这种时候上映爱情片,既要面临暑期档爆款影片的长尾效应,又要与新映进口片竞争,档期内并不占据优势;情人节档又大多在春节期间,在春节档影片激烈的厮杀里,只有像《美人鱼》这类有强喜剧元素的大体量爱情片才有观众吸引力。
所以,有票房潜质的爱情片往往不会选择时间短、市场空间不大的 " 爱情档 ",更好的选择是去像暑期档这样的大档期争夺票房。而相对没那么自信的中小体量爱情片,则更愿意抓住节日效应下情侣的观影需求,在 " 爱情档 " 上映制造噱头,来收获票房。
虽然结论是 "520""521" 的出现只是爱情档的补充,只要观众在这一 " 节日 " 里有其他类似《速度与激情》的其他选择,就不是 " 非爱情不可 " 的,但新兴人造档期的出现,还是市场优化档期概念、破除大档期依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视普通的工作日和周末,让看电影成为家常便饭,而不是 " 过年吃顿饺子 "。在这一维度上,"520" 又显得那么重要。
1998 年,范晓萱《数字恋爱》一句 "520 是我爱你 " 歌词,给了这三个数字表白的寓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们自己创造了 520 网络情人节,让这个独属于中国人的谐音梗,成了与爱情有关的节日。
世上本没有 "520",消费者多了便有了。商家不会错过这个节日,以各种手段制造购买噱头,而电影市场也随机应变—— 2018 年,《超时空同居》的尝试,挖掘出了 "520" 这个独属于爱情片的档期。
影片于 5 月 18 日(周五)上映,距离周末的 "520" 只有两天,为了更好地利用节日效应,影片曾发布 "520 全明星特别版情话合集 " 等物料调动观众的节日观影意愿,最终影片在有《复联 3》强势攫取票房的 520 当天,仍然拿下了 1.1 亿的票房成绩。
《超时空同居》的定档和营销策略带给市场一定的启发,"520、521" 这些原本为消费而制造出来的节日被爱情片选中。但档期其实还没有形成长期的稳定性—— 2019 年的 "520" 赶上周一,仅有《真爱不迟到》一部爱情片上映;2020 年 "520" 电影市场还未复工,档期的热闹没有得到延续;2022 年同期市场仍受疫情影响,"520" 到来前的一周,工作日的单日票房滑落到了千万以下,原定于 "520" 档期上映的多部影片撤档,最终档期靠着重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来撑,只有五千多万票房。
可以见得,如果没有优质影片供给和周末的加持,"520" 档期的能量很难爆发。而今年赶上周末,有《速度与激情 10》又有爱情片,才能创造新的票房纪录,即使票房主要还是靠进口大片撑起来的,但也没有谁规定 " 爱情档 " 只能看爱情片。
因为比起票房成绩,"520" 更重要的启示是,这样的小档期应该越多越好。像春节档、国庆档固然 " 诱人 ",但宣发成本高、竞争激烈,回收票房的风险系数太高,不适合所有影片,而小档期是中小体量影片很好的阵地。
尤其是在下沉市场,观众购票行为与节日绑定极其,有适合的新片上映,并且配套展开与节日氛围契合的营销动作,这些小档期或许也会为市场制造出新的惊喜——跨年夜是典型案例。
2017 年末,《地球最后的夜晚》通过抖音营销打造 " 一吻跨年 " 的概念,引发观影热潮,拿到超 1 亿的预售成绩,同时也带热了元旦档;到了 2018 年末,由于《误杀》《叶问 4》和《宠爱》多部影片持续供应,实现了小档期之间的接力,从而成了不错的档期集群效应,拉动了整个大盘的票房;2020 年,《送你一朵小红花》、《温暖的抱抱》也选择在 12 月 31 日的周四上映,两部影片首日票房都在 2 亿左右,让跨年夜的电影院再次热闹了起来。
还有两年前的父亲节,节日前的周五(6 月 18 日)就有《了不起的老爸》《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足球爸爸》《非凡父子》四部在内容主题上与节日绑定紧密的新片定档,而父亲节当天,也有《父爱永不止息》《父母的城市生活》两部影片定档——这也是行业对 " 小档期 "" 新档期 " 重视的体现。
毕竟,并不是所有大档期天生就是大档期的,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刻意制造的 " 新档期 " 诞生,通过持续地供给新片和配套的营销动作来培养观众的档期意识,最后被观众接纳,养成在 "520"" 父亲节 "" 母亲节 " 等日子看电影的习惯,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520" 和 "521" 应该更多一些,如果每个周末甚至工作日都能成为 " 节日 ",都有优质、多元的影片供给,合力拉动观众走进影院的兴趣,那电影市场才会进入更健康均衡的状态,观众也不会被类似 " 过年想看的片子太多、3 月又没一部能看的 " 而影响。
观众不遗忘电影、时常走进影院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电影市场已经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普通的日子可能带来的机会了。
继续浏览有关 父亲节是哪一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