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富简介个人资料(凌晨,成功)

时间:2023-03-10作者:听闻分类:资讯报道浏览:2评论:0

叶光富简介个人资料(凌晨,成功)

航天员简历

【翟志刚同志简历】

翟志刚,男,汉族,籍贯黑龙江龙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中心飞行教员,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13年1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王亚平同志简历】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叶光富同志简历】

叶光富,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空战射击主任,安全飞行11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飒!顶着两个“首位”,

她和女儿有个约定

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这次中国人还将

第一次在太空过春节

在他们当中,王亚平是二度出征

时隔八年后

太空将再次迎来中国女航天员

在此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中

王亚平将成为

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性

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王亚平今年41岁

17岁时就成为了女飞行员

经过层层严格选拔

她于2010年5月

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2013年6月,搭乘神舟十号出征太空

成为了继刘洋之后

被送入太空的第二位中国女航天员

2019年12月,再次入选

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2013年4月7日,北京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模拟讲授在太空失重环境条件下,陀螺转动的物理现象演示。

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

王亚平出色完成了

包括“太空授课”在内的

各项飞行任务

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她也被网友亲切称为

中国航天事业的

“铿锵玫瑰”“最美航天员”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出舱后手持鲜花向人们致意,从左至右依次为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

中国空间站不仅是

一个研究平台

也是鼓励青少年热爱航天

参与探索、追求科学的实践平台

据悉,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

王亚平将进行第二次“太空授课”

2013年6月20日,北京航天中学航天科技工作室“问天阁”内,物理教师温鹏正带着他们 “神箭班”的26名同学与天宫一号航天员王亚平同步进行着地面重力条件下和太空微重力条件下对比试验。

2013年6月20日

神舟十号任务中

中国航天员举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当时吸引了全国

约6000万中小学生听课

授课40分钟,5个实验一一做来

王亚平风趣幽默,问答自如

一堂课讲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天地间不断响起笑声和掌声

2013年6月20日,山东烟台,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神舟十号宇宙飞船上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王亚平母校福山一中全体师生共同收看了授课的全过程。

航天员被很多人羡慕

但成绩和高光时刻的背后

是超乎常人的严格训练

是无数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

2013年,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训练时,正在对王亚平压力服进行气密性测试。资料图

2013年,王亚平在离心机做训练准备。

8年前,在距地球300多公里的地方

向全国青少年讲授物理课之后

王亚平有了另一个称呼,“王老师”

此后,“王老师”经常出现课堂之上

给孩子们普及航天知识

与青少年共同探讨神秘宇宙

2013年11月16日,神舟十号三位航天员走进天津第十四中学,航天员王亚平在为学生讲解科学实验。

2019年3月26日,山东烟台,中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赠送给航天员王亚平。

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出发前

她和5岁的女儿互相布置了任务

“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姥姥姥爷,好好学习

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

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

而且要摘很多

她要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王亚平曾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因为热爱,让我有勇气

克服重重困难走到现在”

170秒回顾我国载人航天名场面

2003年10月,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如今,我国已有12人去过太空!太空漫步、交会对接、太空授课……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神舟十三号发射临近,点赞为中国航天加油!

超燃!我国7次载人航天飞行高光时刻

从太空下来,

航天员曾都要去看他…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供图

从2003到2021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

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

从惊险往返,到出舱行走

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

星辰大海,中国人步履未停

2021年7月30日,航天员汤洪波拍摄到的地球。 图片来源:载人航天办

而每当中国航天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之时

这位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绝不能忘记

他就是钱学森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开始筹划回国

当时,钱学森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为了回国

钱学森先后辞去在美国的一切职务

但美国军方并不想放他回国

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甚至说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

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随后他便经历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钱学森于1955年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一句

“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不能搞?”

奏响了中国火箭、导弹

和航天事业的进行曲

1956年10月8日

是钱学森回到祖国一周年的日子

这一天

由钱学森受命组建的

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45岁的钱学森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

亲眼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

从此,中国的核导弹

终于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

由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

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

至少向前推进20年

在完成“八年四弹”的宏伟目标后

钱学森迫切希望

载人飞船的科研项目提上日程

他还将宇宙空间技术命名为“航天”

中国航天员的英语单词

“taikonaut”也是由此而来

从神舟五号开始

每位从太空回来的航天员

都会去拜访钱老

视频截图

但令人遗憾的是

钱老于2009年逝世

此后飞上太空的航天员再也无法当面给他报告好消息

钱老没能看到中国航天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信在未来

中国航天还会有更多傲人的成就

告慰钱老,

致敬所有航天人!

本文由青年湖南综合整理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欢迎团子们下方留言 点赞 转发 -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网

组稿|豌豆、陆钰婷 校对|范哲

初审|彭亚 复审|刘新星 终审|初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