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生了几个儿子(《明史》中有5个儿子)

时间:2023-03-10作者:听闻分类:大城小事浏览:2评论:0

马皇后生了几个儿子(《明史》中有5个儿子)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 (太祖,二十六子。 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樵、晋王、成祖、周王橚。 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太子朱标、秦王朱樾、晋王朱、成祖朱棣、周王朱璂都是马皇后生的嫡长子。 此外,在《明太宗实录》年,高皇后生五子,也记为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樵、次晋王、次上、下周定王檄。 意思和《明史》完全一致。 朱棣驾崩后,庙号原是“太宗”,后来改为“成祖”,《明太宗实录》年记录的其实是朱棣文。 《明史》是清代编纂的明朝史书,主编是张廷玉。 《明实录》是编修《明史》的主要参考资料,两者记载一致也不足为奇。

【朱元璋与马皇后剧照】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都是后世公认的官方正史。 但是,正史并不意味着是真实的历史。 例如,《明史》和《明实录》记载马皇后生了五个儿子,但许多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认为马皇后很可能患有不育症。 这种说法乍一看可能会让人吃惊,但并不空穴来风。 以下笔者列举和分析证据,如有不当或不足,欢迎留言共同讨论。 历史记载绝不是对某部史书的垄断,关于马皇后子的记载,《闽书》、《国榷》、《国史异考》、《三垣笔记》、《明史》等可靠史料,与《明实录》和《南京太常寺志》有冲突。 最权威的矛盾记载来源于《南京太常寺志》。

【朱元璋和马皇后剧照】先说说这座南京太常寺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南京太常寺是明朝官吏的签名,专门负责王室祭祀和礼仪。 所以《明实录》绝对不是民间小报,而是非常权威的官方史料,其真实程度超过了《明史》和《明太宗实录》。 因为南京太常寺记载史料的目的只是用于祭祀和礼仪,没有虚假动机。 另一方面,《明史》是明仁宗(朱棣之子)时代编修的朱棣史料,不仅时效性差,而且朱棣篡位后,他大幅删除和篡改宫廷史料。 关于《明实录》,是清朝的修史,参考的是《南京太常寺志》,所以真实性更差。 在简要介绍南京太常寺之后,我们来看看《南京太常寺》是怎么记载的。 根据《南京太常寺志》年的记载,太子朱标、秦王朱樵、晋王朱生母都是李淑妃,成祖朱棣和周王朱槶的生母是准妃。 也就是说,这五个儿子中,没有一个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 另外,除《国榷》外,前述《国史异考》、《红楼梦》等明朝史料也有同样记载。

【朱元璋与马皇后剧照】除史料记载外,笔者还从其他方面分析马皇后不孕的可能性。 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 (21岁的马皇后与25岁的朱元璋结婚,此后马皇后跟随朱元璋继续南征北战,两人长期没有分居。 (注)本文与年龄相关,按照旧习惯,均采用虚岁。 值得注意的是,太子朱标诞生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秦王朱樾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 ),晋王朱至正十八年(1358年),成祖朱棣至正二十年(1360年(,周王朱27226; 是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0年)出生的,也就是马皇后婚后三年一直无事可做,后来突然生了五个儿子,后来三十岁的马皇后再也没有生儿子。 这本身就已经很奇怪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太子朱标和秦王朱樵,还有成祖朱棣和周王朱槶,他们的出生间隔只有一年,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实在是太高产了。 从异常低产,到过剩高产,再到恢复异常低产,马皇后的生育问题确实有很多可疑之处。 马皇后在太子朱标出生之前,收养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侄子李文忠、还有定远孤儿穆英,作为自己的养子,像自己一样出来,可能也和不孕有关。

[马皇后画像]如果,笔者以上的推测是真实的,那么官方记录中马皇后为什么有五个儿子呢? 首先,马皇后心地很厚,与朱元璋的感情也很好,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身边品阶低下的妾生下儿子的时候,都是由马皇后抚养长大的。 从《南京太常寺志》年探春与王太太的关系可以证明,在古代生母、养母比生母更是亲戚。 所以马皇后和五个儿子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确实有母子之情。 更重要的是,明成祖是篡位即位,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更急于证明自己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在封建王朝时代,长子对私生子有绝对的继承优先权。 总之,朱棣最有动机地谎称自己是马皇后生的长子。 由马皇后抚养的其他皇子也借来成为长子。 为了掩盖私生子的身份,朱棣删改了史料,但他无法涵盖方方面面,《明史》等都成了漏网之鱼。

[明成祖朱棣剧照]综上所述,马皇后认为确实有不孕的可能,《明史》有五个儿子的说法经不起推敲,但这并不影响她是中国古代一代贤后。 参考资料: 《明实录》、《南京太常寺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