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哪一天(父亲节哪一天2021年的日历)

时间:2022-11-11作者:听闻分类:民生聚焦浏览:46评论:0
提起父亲节,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每年6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不错,现在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喝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的。中国也有不少人在这天过这个节日,有的人给父亲送点礼物,或者父亲给儿子买些礼物,甚至商店里也会有些促销活动。即便你什么也不买,也会在微信朋友圈里象征性庆祝一下,以示他没有忘记他的父亲,弱弱地表达自己的孝心。
不过,这其实是件尴尬的事情,因为这个父亲节是个洋节,它本是美国人的节日。试想,每年6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天,跟你的父亲有什么关系?你凭什么在这天给父亲过节?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有自己的父亲节吗?
是的,我们也有。今天,8月8日就是我们中国的父亲节!然而,这个节日却被我们忘记了很久很久。今天,没有人为自己的父亲送礼物,没有人特别问候自己的父亲,甚至朋友圈里也不曾见有人提起。为何?这个节日是作者发明的吗?纯属子虚乌有?否。中国真的有过这个节日,今天笔者就来说说这个节日的来历,看看这个节日定的是否合理,中国人究竟该不该过这个节日。
世界上任何一个节日都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在中国父亲节之前,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父亲节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的父亲节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诞生于1910年。它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
多德夫人的母亲共生育6个孩子,但因难产,在生下第6个孩子后就去世了。因此,抚养6个孩子的重任全落在了其父威廉·斯马特的身上。父亲斯马特曾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他在妻子过世后,在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过起了农民的生活。斯马特先生白天辛苦地劳作,晚上回家还要做家务,照顾好每个孩子的生活。他的日子过得十分辛苦。
这一切都在多德夫人的眼里。她在家中排行老二,也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她很能体会父亲的辛劳,尽最大努力帮助父亲工作、做家务,照顾弟弟们。后来,他们兄弟姐妹们都长大成人了,当子女们盼望能让父亲好好安享晚年之际,父亲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于1909不幸于年去世。
这让多德夫人非常难过。这天,当她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心中特别想念父亲,她明白,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爱,不比任何母亲差,父亲是又当爹又当妈,把他们6一个大的。于是,她突然有了主意,既然有母亲节(美国的母亲节始于1908年),为什么不能有父亲节?
多德夫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教堂的雷穆斯牧师,我也希望创造一个父亲节,来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牧师和教会的支持。多德夫人也写信给市长和州政府表达她的想法,并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父亲节。斯波坎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虽然州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将节日日期更改为6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于是,在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此后,美国其它城镇的人们也开始庆祝“父亲节”。
然而,此时的父亲节仍然是当地的一种行为,它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还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十几年后,1924年,美国总统柯立芝才表示支持设立全国性父亲节的建议;1966约翰逊总统签署了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美国的父亲节;但是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最终签署了官方文件,将每年6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从此父亲节成为美国永久性的节日。
在父亲节,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思念,比如佩戴红玫瑰时,表达对健在父亲的祝福;佩戴白玫瑰则表达对亡父的悼念,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父亲节都是跟美国的一样,比如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和印度等。
但是也有许多国家有他们自己的父亲节,例如,俄罗斯是一年一度的2月13日;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每年都是3月19日;巴西每年都是8月第二个星期日等。
那么世界各国,在父亲节都具体干些什么呢?在美国,父亲节当天早餐一般是由子女们来做,父母可以继续睡了,不需要早起,由子女们做好早餐拿到床前给父母亲食用。
在日本父亲节时,不管是已经出嫁的还是待字闺中的女儿,我通常给父亲写一封祝福信,将这封信捧到父亲面前,大声念给父亲听,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父亲节,女儿们还要亲手给泡澡的父亲搓搓背等。
而在德国,父亲节,嗜酒的德国父亲们可以想喝多少和多少,你会喝得烂醉,而且回家之后老婆也不许管。一些小镇上的男人一大早就推着装满大木桶的啤酒车出门,遇到谁就跟谁喝,直到他昏倒在街上……总之这天的父亲们,享受很多优惠待遇。
那么在中国我们自己的父亲节是什么时候呢?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夏,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过8多年的艰苦跋涉,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8月6日这天,上海《申报》刊文,发起你自己的父亲节。文章称,母亲节和父亲节起源于美国,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父亲们,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并说,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发音和“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起来过这里“八八父亲节”。
文章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等。
这几位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他们都是爱国者。比如颜惠卿在北洋时代,曾任外交总长、代总理等,1941年12香港的陷落,被日军扣押,次年被迫返回上海,他坚持不在汪伪政府中担任任何官职。梅兰芳就是为了摆脱日本人的纠缠和利用,甚至远离自己心爱的舞台,坚决不为日本人表演。
当时,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表面上还在它的控制之下,这一倡议其实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但这一倡议得到了上海人民的大力支持。
至1946年5月,还有上海名人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杜月笙、吴稚晖、李登辉(复旦大学前校长)、钱永铭等数十人,向国家政府联合申请年度任命8月8日为“父亲节”。其理由是:
“中国八年抗战,终究得到了最后胜利,这八年阵亡的士兵不计其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为国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加维然女士,发起母亲节,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因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的父亲节,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该请求获国民政府批准。每年的8月8日,因此,它变成了国家性质的“父亲节”。跟美国相似,这天,孩子们也应该戴花,父亲健在者,佩以红花;逝世者,裴百花。
作为“父亲节”的发起人之一,1946年8月7日,颜惠卿被邀请参加“青年会”做关于“父亲节”的演讲,讨论了父亲在不同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但后来为什么中国的父亲节不再被提及?尽管在1946年,中国的父亲节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但据有关资料称,国民政府最终下达文件确立父亲节是1948年的8月8日。而一年之后,新中国成立,这个节日就不再被提起了。不过在海峡的那一边,在台湾,那里的中国人还是每年都要过这个节日的。


笔者以为,父亲节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没有父亲,就没有我们。而且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父亲像母亲,承担了很多,它们是为了我们的成长,忍受各种苦难,勤勤恳恳地劳动,我们绝不能忘记他们!而且8月8日,也暗含了“爸爸”的意思,所以,笔者以为,定8月8日为父亲节是合理的,我们恢复这个节日也是很有意义的,总比过一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洋节更有意义吧!
不知道读者怎么看,请留言,自由讨论。
(文/一个谈论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